时间:2017/1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霞西历史概况

  霞西镇位于宁国市中南部,镇域面积平方公里,是一个农业生态、特色旅游大镇。皖赣铁路、宁绩高速穿境而过,集镇距城区18公里。

  霞西资源丰富,毛竹蓄积量位居全市第一,茶叶、山核桃、元竹产量全市前列;矿产资源石棉、砩石丰富质优。境内溪流纵横,峰恋叠嶂,山川秀美,景色如画。霞西历史文化深厚,有古怀安县遗址;有唐宋时期的崇福寺、龙福寺遗址;有3A级石柱山风景区、“宁国古八景”之一的石柱观音;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白茂自然村、清代的汤氏祠堂遗址;有阳豪山革命根据地遗址;有“小三线”联合机械厂遗址等等。

  1、地名释意

  霞西,据清代盘山《杨氏宗谱》记载,古时地名为琴山。民国《宁国县志》载:“琴山,县南三十里,宋乾道中(应为绍兴末)里人杨东建万卷楼于麓,大慧禅师访之,见其山似琴,因名‘琴山’。”明清以来,当地居民俗称“桥西”。据《安徽省宁国县地名录》记载:“原名桥西村,民国初年更名为霞西村。”乡以驻地霞西村而得名。“桥西”何以改成“霞西”,或是当地吴语语言称“桥西”与“霞西”相近所致。(下为古琴山图)

  2、区划变革

  明清时期,霞西镇属怀安乡二十~二十二都,宁国乡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三都、四十一都(部分),民国24年属第三区管辖(驻地胡乐镇)。解放初设石柱、芳村、中津3个行政村。年设霞西、府祝两个乡。年属虹龙公社管辖。年成立霞西公社,年改为霞西乡。均属霞西区。年12月霞西乡更名为霞西镇。年区划调整时,原虹龙乡朱村、虹龙、上门、石河4个村并入霞西镇。驻地为霞西村。霞西,曾是霞西区政府所在地。

  霞西现辖朱村、虹龙、上门、石河、霞西、石柱6个行政村个村民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人。

  3、集镇繁华

  自唐代杨氏由宣城斗山迁来琴山定居,繁衍昌盛,至宋代已是大家族。南宋,定都临安,琴山距离京城临安很近,加上这一带杨氏、汤氏、陈氏等家族人丁兴旺,所以琴山繁华兴旺。县志载:“万卷堂,县南三十里琴山下,宋乾道中,杨东(官至参知政事)读书处。故人汤鹏举入参大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印国子监书籍,遗之藏其中。又有御书案,百砚阁,今废。汪雨公(清康熙时贡士,名汪作霖)述《楼草注》:(杨)东尝集弟子百余人讲学于此,旧址俱存。”

  琴山集镇的繁华自南宋开始,至太平天国运动时被破坏。

  二、霞西历史名门望族

  1、琴山杨氏

  琴山杨氏,乃远古唐州虞之后,曰伯侨,仕于周,功封杨侯,因以为氏。至慿公(字虚受)登大唐进士,官拜宣州刺史,爱宣州山川秀丽而卜居于宣南斗山,是为宛陵杨氏始祖。传至24世,淳、冲二兄弟由斗山迁址于宁国桥西之琴山定居。淳公之子迁县东盘山、杨家山,冲公(又名楶,音:决,即斗拱之意)暨子杨东定居琴山,琴山杨氏皆杨冲、杨东后裔。

  2、白茂汤氏

  宁国霞西白凡坑汤氏得姓起源于商朝,商朝的建立者为商汤,商汤为得姓始祖。

  商汤后裔的一支迁徙到四川。延续至唐代,汤渊任职宣州刺史,退休后因喜爱宣州洪林,遂定居洪林。约在北宋时期,传至四世,徽公迁徙至宁国县南三十里南川之地居住,地名为汤村兜里(今名田畈)。传至十世,汤村遭受火灾。汤元傑迁琴山(今名霞西)之府祝定居;汤元仪迁琴山白凡坑定居;汤元僐迁东湖定居。之后,汤氏后裔有迁往琴山仁自村以及万福米坞、青龙罗林等地居住。白茂古村落已被国家列入全国第四批古村落保护名录。

  3、芳茂义门陈氏

  陈氏,虞之后代,自武王封胡公于陈,子孙以国为氏。义门陈氏,出自陈氏第七十世旺公之事迹。唐大和六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氏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宋嘉佑七年,出于抑制江右陈氏和封建统治的考虑,宋仁宗下旨让江右陈氏分庄天下。最后江右陈氏分为天下庄,遍布全国。在朝廷旌表其为“义门陈氏”,赞其族有“累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不畜婢妾,人无闲言,每食必群坐广堂,卑幼人等别为一席。有犬百余,共宾而食,一犬不至,诸犬不食也。建书楼以延四方之士,乡里率化,万民仰之”之语,真乃盛极一时。(下图为陈氏宗谱)

  霞西九峰陈氏乃江州义门之后。江州义门陈氏九世孙陈仁忠,南宋初年任御史中丞,因奏言得罪权贵,而被贬为宁国县令。任满西归江州,留次子钦公居县东曹里(今属南极乡龙川村红游)。仁忠为此族迁宁一世祖。传至四世椿公,雅爱阳壕山阴,山水回环,而徙居之。时琴山鸿儒杨东以亲相访,见一水萦纡,九峰耸翠,因匾“九峰陈氏”,赠以序卷。椿公是为九峰肇基祖也。椿公生二子,长子居九峰,次子迁旗峰(甲路镇庄村)。

  4、石柱汪氏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父周公旦于鲁国。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公元前年―前年),姬姓,名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这在史籍《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氏缘起考》等中皆有记载。

  据宁国元代《故隐士汪君墓志铭》载:“惟汪氏为歙名宗,本姬姓,鲁成公黑肱次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汪,遂以名。既长,有功,食采颖川,号汪侯,后世子孙因以为氏。”

  石柱汪氏是新安汪氏四十四世汪华第八子俊公后裔,传至七十一世汪一功由婺源迁宁国二十四都汪洋坞。汪一功为此房迁宁始祖,传至四世寄牙公迁石柱山赤金坪居住,为赤金坪肇基祖也。

  5、虹龙胡氏

  虹龙胡氏,胡之护姓始於满公(父为虞阏),周封满公於陈,谥曰:胡公。后嗣因以胡为姓,故以满公为始祖。

  传至七十世瞳公,名炼,字子明,唐敬宗宝历元年乙巳九月二十六日卯时生,唐僖宗广明初,起义御黄巢。僖宗光启三年丁未,兼御史大夫,以子学仕唐讨巢寇有功,敕赠金紫光禄大夫、浙西节度副使之职,即故称金紫胡。文德元年戊申公卒,享年六十四岁,葬祁门义城里东都上福洲华敦园。

  七十一世学公,字真翁,号东山。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十二月十九日申时生,一云八月戊戌丑时生。公登懿宗咸通九年戊子科郑从谠榜进士,同晋王李克用勦除黄巢有功,官至银青大夫,加封上柱国新安郡开国男食邑三千户。公生十子。

  七十二世骥公:名文,字延暉,官至礼部尚书,有文武才,以武功授都綂参军飞骑都尉,镇抚宣城。至宁国,见怀安乡(今之霞西镇虹龙村一带)之山明水秀,遂卜宅居焉。公娶吴氏,继娶杭州刺史钱武穆王镠公女,生五子。又娶程氏生二子。

  宁国虹龙胡氏骥公之后裔。为自南宋胡从龙中进士后,其族子孙中兄弟三人胡用虎、胡季虎、胡伯虎先后中进士,时称为“三花竞秀”。宁国胡氏分布于太平胡村、罗田、戈驻、沙埠、二都、四都、济川、港口、虹龙、南阳、南极胡村等地。

  6、上门江氏

  江氏始自元仲受封江国(山东济阳),因国为姓,元仲为江氏受姓之始祖,延至一百九世有明(代)洪公由常山迁桐城之炭埠,为居桐一世祖。晚清,江氏一支由桐城迁宁国南乡上门(江坞村)定居。(未完待续)

赞赏

长按







































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anzx.com/lasdl/2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