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脸部白癜风是否可以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07.html

南宋建炎元年7月(公元年),历经千辛万苦从金兵手中逃脱的曹勋终于回到了南京。

献上由宋徽宗书写在衣领上的诏书以及赵构的母亲韦贤妃、妻子邢夫人的书信后,曹勋还郑重其事地向宋高宗赵构转述了宋徽宗的口谕:

“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曹勋历经千辛万苦逃回,仅带回了宋徽宗的一道诏书和两句话,这句祖训就占其一。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艺祖”,在宋朝是对宋太祖赵匡胤的专称。

很多人都把“艺祖”解释为“文德之主”,其实这并不正确。

所谓“艺祖”,指的是赵匡胤有“开辟草莱”之功。他就像一个园丁一样,辛勤地侍弄花花草草,把五代末期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华一点一滴地收拾起来,开创了三百余年的大宋基业。

因此,赵匡胤在宋朝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他留下的祖训是历代继承人都不能违背的。

但这个祖训却并不是谁都有资格知道的。除现任皇帝之外,仅有皇位的继承人在继位后祭拜太庙的时候才有资格知道。

宋徽宗选择在这个时候把这条祖训告诉赵构,就意味着他写在衣领上的“可便即真,来救父母。”这八个字是真实的。

也因此,赵构在他的继位诏书中喊出了“同徯两宫之复”。

这句话是文绉绉的官方语言,不利于口号宣传。不久,这句话就改头换面,变成了“迎回二圣”。是不是变得朗朗上口了些?

值得注意的是,“迎回二圣”根本不是岳飞先提出来的,始作俑者是赵构。岳飞只不过在“同徯两宫之复”的基础上加工了一下,使其更加适合于成为军中口号。

作为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的韩世忠在黄天荡大战时,也曾喊出“还我两宫,复我疆土”的口号。

包括赵构、秦桧以及“中兴四大将”其实心里都很清楚,即使把宋徽宗、宋钦宗真的迎回来了,皇位也是不能还给他们的。或者说,就算还给他们,他们也不敢要。

因而,把岳飞之死归结为是赵构害怕岳飞“迎回二圣”后夺了自己皇位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图片来自网络

那秦桧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呢?相对于“中兴四大将”的其他三位,岳飞其实是很听话的一位。

事实上,秦桧想要诛杀的并非是岳飞,而是韩世忠。

绍兴十一年(年),宋金局势趋于和缓,南宋被灭亡的危机暂时解除,赵宋王朝根深蒂固的防范武将的心思再一次开始冒头。

在封建社会当武将其实挺“悲催”的。打败仗不行,打了大胜仗也不行。

打败仗会受到军法严惩,打了大胜仗又要受到猜忌,反正怎么做都不行。

逼得这些武将们要么在立下大功后放弃兵权,回家去做个“富家翁”;要么干脆“养寇自重”。不是他们不想尽力,而是不敢尽力!

南宋之初,宋朝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这是南宋能够立国的基础。

“靖康之变”,北宋败得太难看,大量部队成了无主之军,一些有能力的将领就不断收拢这些部队,只要有吃穿,就会一呼百应。

像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人的部队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时期,兵员由个人征集、粮饷由将领自筹、地盘由自己去打,部队逐渐地被烙上了个人色彩。不然,南宋初期也不会涌现出“韩家军”、“张家军”和“岳家军”了。

但要注意的是,有人误以为“岳家军”的名称具有私军性质,是导致岳飞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这其实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望文生义。

可即使是这样,这种称呼也是南宋朝廷所不能允许的。换了北宋,充其量敢叫个“杨家将”。如果敢叫“杨家军”,分分钟就会灭了你。

绍兴十一年(年),宋金议和。张俊、韩世忠、岳飞先后被调入了枢密院,授予闲职,褫夺了三人了兵权。

在这三人中,尤以韩世忠资格老,又在“苗刘之变”中救过宋高宗,是宋高宗的救命恩人,因此敢说话。

他连续上书,历陈对秦桧议和的不满,甚至要设伏杀了前来议和的金国使臣,自然招致了秦桧的忌恨。

绍兴十一年(年)5月,岳飞和张俊巡视韩世忠旧部。原来,秦桧为了达到扳倒韩世忠的目的,已经买通了韩世忠的亲校耿著,诬告韩世忠谋反。

岳飞和张俊作为军界大员,此次赶赴韩世忠旧部驻地,就是了解情况去的。

像岳飞、韩世忠、张俊等都是“同功一体”之人。要想扳倒韩世忠,得不到岳飞和张俊的默许,秦桧也不敢随便动手。

因此,在此次巡视中,秦桧暗中授意岳飞和张俊可以瓜分韩家军。

对于从天而降的“馅饼“,张俊自然是欣然同意,但岳飞却表示不愿“捃摭同列之私”。意思是说,岳飞不会趁人之危,吞并袍泽的部队。

为了让韩世忠心中有数,岳飞修书一封,告知了韩世忠被诬告之事。

韩世忠收信后大惊,立即面见宋高宗自辩,这才躲过一劫。

其实,这些都是宋高宗和秦桧事先做好的“扣”。可令宋高宗和秦桧都没料想到的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岳飞竟然不为所动。

见岳飞如此不识抬举,又和韩世忠暗中通气,使韩世忠躲过一劫,秦桧和宋高宗被惹恼了。

回到临安后,秦桧故技重施,买通了岳飞部将王贵、王俊,又诬告岳飞爱将张宪谋反,继而牵出岳飞。

图片来自网络

在岳家军中,王贵的地位仅次于岳飞。每逢岳飞因病或者调入枢密院任职,替岳飞执掌帅印的往往都是王贵。

王贵和岳飞是汤阴老乡,自起兵时,二人就战斗在一起,见证了岳家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整个过程。

按理说,王贵是不应该背叛岳飞的。可恰恰就是王贵,在岳飞被王俊诬告的时候,不仅没有力证岳飞清白,还说出那句“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的话来,使岳飞含冤入狱。

史书中仅记载了王贵之所以要诬告岳飞的原因是受到了张俊的胁迫。但张俊究竟是如何胁迫王贵的,王贵有什么把柄落在张俊手中,却没有详细记载。

可一经审问岳飞,就连秦桧的亲信,主审官何铸都认为,以现有的所谓证据,即“岳飞指使张宪谋反”的信件,根本无法给岳飞定罪。

不得已,秦桧将主审换成万俟卨,并给岳飞增加了两条罪名:

其一、淮西之战逗留不进

这一条罪状是秦桧和张俊捏造的。

二人给岳飞按上的罪名是:

一曰逗遛违诏,二曰辞以乏粮,三曰不携重兵,四曰缓於救濠。

如果罪名成立,张俊淮西之败责任都是岳飞的,与张俊无关。(关于淮西之战,要讲明白恐怕得万字。因和本文关联不大,就不细说了)

其二、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

这一条罪状是王贵提供的。

岳飞被任命为清远军节度使的时候,喝醉了酒,脱口而出说了这么一句话。

没想到却被王贵记住了。

可无论是淮西之战逗留不进也好,和赵匡胤相提并论,有“不臣之心”也罢,都没有直接证据。仅凭猜测和酒后之言是根本无法给岳飞这种战功显赫的大将定罪的。

可是,就当秦桧的亲信何铸都认为这些证据太牵强的时候,秦桧却用一句话就把大家的嘴给堵住了。

这句话就是,“此上意”。

究竟是不是“上意”,相信也没有人敢向宋高宗求证。

就这样,岳飞被抓了起来。

不过,宋徽宗拜托曹勋说给赵构听的那句话,在此时还是发挥了作用。

赵构和秦桧虽然都想让岳飞死,但祖训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是不孝。这个罪名赵构是不肯背的。

宋高宗此时也很难,他希望看到的是,由秦桧出面背杀岳飞这口“锅”。可秦桧却偏偏来了个“此上意”,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没办法,宋高宗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可祖训的威慑力是巨大的。

为了让自己不在史书上留下骂名,宋高宗自欺欺人地下了一道诏书: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相比在菜市口明正典刑,“赐死”虽然也是杀,但在名义上好听了很多。毕竟“赐”这个字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享受到的“殊荣”。

但其实,宋高宗的举措就是在“掩耳盗铃”。

可就在此时,本应于宋高宗保持高度一致的秦桧却突然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以刑部和大理寺的名义向宋高宗上书,要求保留岳飞之子岳云的性命。

谁都知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那为什么秦桧却要作出“杀其父救其子”的奇怪举动呢?

不得不说的是,宋高宗和秦桧在杀岳飞这个问题上都收获满满。

宋高宗通过此举一是威慑了那批“骄兵悍将”,让韩世忠从此以后闭嘴。

宋高宗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都知道的是,韩世忠在岳飞被冤枉的时候曾经找秦桧为岳飞辩解过。可我们不知道的是,当秦桧以“以后你再不闭嘴,下一个收拾的人就是你”的威胁之后,韩世忠噤若寒蝉,再也不敢为岳飞说话。

二是,让正牌杨家将的后人杨沂中交上了一份“投名状”。

要说岳飞得罪的人也实在是太多了点。

淮西郦琼反叛被平定之后,宋高宗本来是要把近5万的叛军交给岳飞收容整理的。

宋高宗也不是一般人,在把部队交给岳飞之前,也是要试探一下岳飞的。

果然,岳飞上套了。

当宋高宗把南宋诸位大将交由岳飞逐个点评是否适合统帅这5万人马的时候,岳飞的表现是谁都不适合,仅有他适合。

杨沂中获得的点评是,“沂中虽勇,但统御力不行”。

换了谁能不生气?

因此,在后来杀张宪和岳云的时候,杨沂中就光荣地获得了一个监斩的资格。

监斩岳云和张宪以后,杨沂中获得了宋高宗的高度信任,官职随之一路攀升。即使宋高宗把“岳家军”余部拨给杨沂中掌管,他也无法收服“岳家军”的心了。

而秦桧呢?得到的更多。

宋高宗都不敢违背祖训杀大臣,秦桧自然更不敢了。

岳飞的地位高,可以“赐死”。而张宪和岳云的地位低,是享受不到这个“殊荣”的。

可如果以大宋的律令杀了张宪和岳云,又违背了“不得杀大臣”的祖训。

因此,秦桧只能依照祖训,申请对其二人免死,而非因为良心发现。

那秦桧从中究竟得到了多少好处呢?

其一、把杀害岳飞、张宪、岳云的骂名留给了宋高宗赵构。

在不明就里人的眼中,秦桧可是忠实执行宋朝祖训的。不然,他又何必多此一举要求赦免张宪和岳云呢?

赵构不同意赦免二人那是赵构的事,与秦桧无关。

秦桧通过此举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宋高宗却变得里外不是人。

其二、秦桧是要通过此举再次提醒宋高宗,岳飞死了,仅是这次事件的开端,绝非结束,更不能因为祖训的约束而放过张宪和岳云,一定要斩草除根。

其三、如果宋高宗接受了秦桧的建议,放了张宪和岳云怎么办?

这样更好。这岂不更是说明秦桧不是杀害岳飞的人吗?不然,他又何必去救有能力、有条件对自己施加报复的张宪和岳云呢?

总之,当秦桧以遵从祖训为名恳请宋高宗赦免张宪和岳云的时候,宋高宗就已经被秦桧放在烧烤架上烧烤了。

无论宋高宗同不同意赦免张宪和岳云,好人都是秦桧在做,坏人都是宋高宗赵构。

赵构终于认清了秦桧的真面目。

从此之后,赵构又多了一个习惯,每逢上朝,总在靴筒里藏有一把短刀。

公元年10月22日,秦桧死了。

据史书记载:

桧既死,帝谓杨存中曰:“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其畏之如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anzx.com/lasjj/124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