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https://m-mip.39.net/heart/mipso_5792158.html 古诗词中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它们或唯美,或惆怅,或伤感,或深沉,牵动人的情思。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梦游路上,一场春雨,无数鲜花盛开。 雨润花,花增色,随着春风、春雨的不断闪动,满山的春色明丽动人。 我想在这样的一场春雨中,获得精神的解脱。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哦,去年春天的别恨离愁又涌上心头: 孤单地等着你,等到花儿都谢了。 细雨之中看着燕子双飞,好不虐心啊! “落花”与“微雨”中藏有一个“春”字,“独立”与“双飞”中隐含一个“恨”字。 而“春”与“恨”的无情对照,更衬托出“我”此时的孤独和凄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我头戴着一顶青箬笠,身上披一件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呵,真想永远也不离去! 渔父风雨中戴笠穿蓑、从容闲逸的形象,暗寓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醉心山林闲适生活的情趣。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舟过安仁》 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待的时间长了,有人开始向往起田园牧歌,于是纷纷到了终南山。亲自耕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也是极美好的。 诗人的田园牧歌生活,在那个时候更是惬意美好。置身在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里,在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里,物我相惬,其乐融融。 且看: 正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地上湿漉漉的,在静谧的林野上空,有迟来的炊烟袅袅升起,静观这人间烟火,让人不由得心生暖意。 能看到勤劳的女子,挎着亲手烧好的饭菜送往东面的田头,那里有她们的男人在劳作。 古时夫妻间的爱情,皆来自这相濡以沫的守望。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清冷的夜,凄风苦雨,浑浊的油灯照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和他的满头白发。 只一句,就将一个人推向一个孤独的世界。 黄叶、白发,似乎都是植物和人冥冥之中的一种宿命,或者是人生刻意装饰过的诗意的城,只需要读上一两句,就再也无法安静。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独自守着窗儿,百无聊赖,愁绪万千,偏偏又是秋雨绵绵,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此刻的“我”,被一种悲惨、凄凉的感觉欺上心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天早上幽深的小巷里,就会有人来叫卖杏花了。 一种淡淡的无奈和惆怅,弥漫在字里行间。 “三分春色,两分愁,更一分风雨。” ——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三分春色中,有两分含着愁意,另一分是无情的风雨。 本来已是愁苦的心境,再加上一分无情的风雨,更觉得愁苦难受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你问“我”什么时候和你见面,到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时间,只能眼看着窗外的巴山夜雨,慢慢从秋池里上涨…… 这人生在世,本不过是一场身不由己的行程,过得好也罢坏也罢,又有哪一个不是在匆匆赶路呢? 其生也若浮,其死也如休;生谓游,死曰归。却问归期,未可知。 杜鹃啼血鸣:不如归去。 却又是,君问归期未有期。 徒教那,巴山夜雨涨秋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anzx.com/lasjt/139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