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做何事?游览、读诗、赏古文,几处风景,几篇诗文,千山万水的情致中,短而精的文字里,我们日赏一篇,月进千里,不亦乐乎?那么,开始今日的文言高效阅读打卡吧! 一、大义感人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逾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五败。 1.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父老反矣,何患无君! 3.选文记叙了三个故事:楚昭王,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定基业,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楚昭王遭受吴王阖庐进兵的灾难后,国家灭亡,被迫出逃,楚国的父老乡亲们给他送行,楚昭王说:“父老乡亲们回去吧,何必担心没有国君!”父老乡亲们说:“有新国君却未必像您这样贤能!”于是跟随楚昭王一起出逃,有的人还跑到秦国求救。楚国竟然因此而复国。 汉高祖进入函谷关后,招来各县有才德、有名望的人说:“大家被秦朝苛酷的刑法残害很久了,我在关中称王,只与各位父老乡亲约定三条法令。我之所以来这里,完全是为了给父老乡亲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不要害怕!”又派人和奏朝官吏一起到各郡县乡邑,向百姓们解释说明,秦朝的百姓们都很高兴。不久,项羽所到之处都对民众进行残杀,民众很失望。汉朝四百年的基业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啊。 二、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少孤。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大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释]①陈寔:字仲弓,颖川许人,东汉名士。②厚:厚待,优待。③计吏:官职名。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2)重遗其母: 2.邓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演义》中有精彩的描写。选文 中,他在任汝南太守前,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用自己的话概括或用文中语言回 答) (1) (2) (3) 3.文中“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遗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这句话体现了邓艾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年少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12岁时,跟随母亲到颖川,读已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碑文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于是邓艾给自已起名为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的人,所以改为现在的名字。同郡一位做官的长者怜悯他家贫穷,资助他很多财物,而邓艾起初并不表示感谢。每次看到高山大湖,都要在那里规划(规度:规划;指画:指点,规划)军营处所,当时的人大都讥笑他。 后来邓艾升任汝南太守,到任后就去寻访过去优待过自已的那位做官的长者,可惜长者很久前就去世了,于是邓艾派官吏前去祭莫他,赠给他的母亲很多财物,把他的儿子推荐到计吏那里任职。 三、王氏门风 王中书子明,大名莘人,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家人未尝见其怒,饮食不精洁,但不食而已。尝试以少埃墨投羹中,子明惟啖饭。问何不啜羹,则曰:“我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日:“吾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子明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子明疾甚,戒子弟曰:“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选自《宋史》) [注释]①中书:中书舍人,官名。②精洁:干净。③埃墨:尘土,灰尘。④啜:食,饮。 ⑤偶:偶然,恰巧。⑥泰侈:奢侈。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事寡嫂有礼: (2)子明疾甚: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 3.“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王氏家族“盛名清德”,门风不群,与他治家有方密不可分。选文体现了他怎样的持家之道?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1) (2) (3) [参考译文] 中书舍人王子明,是大名莘人。侍奉守寡的嫂子十分有礼节,与弟弟非常友爱。家里的人从未看到过他发怒,吃的喝的不干净,只是不吃罢了。有人曾经试着把极少的灰尘放到肉汤中,他就只吃饭。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喝肉汤,他就说:“我今天恰巧不喜欢吃肉。”后来又把灰尘放到他的饭里,他就说:“我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准备粥。”王子明不置办田产宅院,说:“子孙应当各自考虑如何自立,为什么一定要置办田产宅院,那样做只是让子孙白白地因为争夺财产而做出不义之事罢了。”王子明病重的时候,告试子弟们说:“我们家名声很大,品格高洁,现在你们最需要做的是俭省、朴素,保持好的家风,做喜不能过于奢侈,不要把金银时宝放在灵柩中厚葬我。” 四、陆象山观棋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著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释]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2.下列选项中,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常找高手过招 B.观摩他人下棋 C.善于知识迁移 D.善于思考领悟 E.坚信天下无敌 3.文章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参考译文] 陆象山年少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这样一连好多天。下棋的棋手对他说:“先生每天来看,一定是高手,愿意向你请教一局。”陆象山说:“还不行,三天后再来。”他于是买来一副棋,回家后挂在房间里。躺下来仰视它两天,忽然醒悟说:“这和《河图》的道理一样。”于是前往与棋手对弈,棋手连输两局,就起身推辞说:“我是临安下棋的第一高手,凡是来和我下棋的,我都先让对方一子,今天与先生下棋,反倒是我被让一子,先生天下无敌了。”象山笑着走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anzx.com/lasxw/14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