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青山包围下的杭州临安山沟沟竹园家庭农场有点“藏”不住了——由这里产出的覆盖笋,最大的可以达到12斤多,而且口感鲜甜、爽脆,深受消费者喜爱。春节期间,按35元/斤计算,一支覆盖笋平均可以卖到多元。覆盖笋,就是用毛竹林春笋冬出覆盖栽培技术培育的毛笋。年10月,杭州市和临安区两级农技推广基金会在临安山沟沟竹园家庭农场资助实施了该技术,并邀请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时常上门指导。“原来让这些毛竹林自由出笋,每年1亩收益只有几百块钱,用了这套技术后,从大年三十那天出笋到现在,这1亩收益已经有3万多元了。”蔡苗祥是临安山沟沟竹园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采访当天,他扛着锄头快步游走在竹林里,一锤一锤挖出自家的“胜利果实”,眼里满是喜悦。“你看,这有裂缝的地方说明下面有笋。”蔡苗祥指着一块砻糠地说,果然,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支大笋。毛竹林春笋冬出覆盖栽培技术为什么能培育出这么好的笋?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专家邵香君告诉记者,该技术通过深翻、养护竹林土壤,疏伐竹林,分层覆盖40-45cm的竹叶、砻糠、稻草等方式,把竹林结构、土壤肥力、温湿度条件调整到最适宜毛笋生长的环境,进而实现增产增收。毛竹林春笋冬出覆盖栽培技术,是市区两级农技推广基金会在该农场实施毛竹林复合经营模式试验与示范的一部分。据悉,毛竹林复合经营模式试验与示范项目在此建设的示范基地共23亩,其中毛竹冬、鞭笋型笋用林培育20亩,毛竹林春笋冬出覆盖栽培1亩,毛竹林下套种大球盖菇1亩,毛竹林下套种灵芝1亩。前三项技术均已开展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毛竹是临安区的一个特色产业,受毛竹林经营技术单一、新技术集成推广困难等因素影响,毛竹林整体效益较低。该项目拟通过对毛竹林进行改造,开展毛竹笋用林丰产高效技术与林下经济模式试验,提高竹林的综合效益,以寻求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通道。”市农技推广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市区两级基金会还将继续探索不同林相条件下高效生态模式,因地制宜进行示范推广,为更多毛竹林经营农户打开致富大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anzx.com/lasjt/141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