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169853.html
通讯员孙媛王萍萍霍奕然唐启迪记者熊艳文记者张之冰摄最近有个词很红——宋韵。8月31日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并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点指出,要跳出南宋看南宋,跳出浙江看南宋,从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研究阐述宋韵文化,准确把握其文化精髓、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宋韵,到底是哪一种“韵”?相信很多人想提这个“问”。日前,“宋韵杭州考古实证”系列之“钱塘瓷蕴—密渡桥出土南宋瓷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这场研讨会汇聚全国相关领域的最顶级专家,从密渡桥出土的琳琅满目的“南宋瓷器”出发,展开了一场“含金量”超高规格主题研讨会,带领着慕名前来、座无虚席的“杭州市民团”们走近南宋“找物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南宋是中国单色釉瓷器发展的顶峰,代表了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而该遗址出土的瓷器数量多、种类丰富、质量精、档次高,在杭州历年城市遗址考古中非常罕见,在杭州发展史、南宋考古史、陶瓷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密渡桥出土瓷器集中在南宋时期“密度桥遗址在哪里?我家就住在密度桥,怎么从来没看到过?”研讨会现场,观众席上,一名通过《杭州日报》报名来现场聆听的市民举手提问。李坤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坤笑眯眯地说,“可能是考古发掘时间有些久远了。”李坤对对密渡桥遗址作了详细介绍——密渡桥遗址位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北边的密渡桥路,其东边紧邻京杭大运河的武林码头,是古代进出杭州的最重要门户。年和年,为配合杭州市政建设,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清理发掘,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古代瓷器,瓷器来自龙泉窑、越窑、建窑、东张窑、义窑、湖田窑、吉州窑、定窑等多个窑口,其中南宋瓷器占比最多且质量最精。其中,建窑黑釉瓷器、湖田窑青白瓷器、闽清义窑青白瓷器、吉州窑黑釉瓷器等居多,龙泉窑基本为粉青厚釉青瓷,釉层厚、釉面莹润,玉质感强,时代主要集中在南宋时期。李坤通过分析密渡桥遗址及河道在杭州水网中的位置,判断该遗址在南宋时期位于余杭门外北郭市区域,为临安城北部重要的客货集散和市镇所在地,是进出余杭水门,连通城内河道和城外运河的重要通道。所以,这里出土的瓷器种类繁多,非常具有代表性。“宋韵”美学思想引领千年要说宋韵是什么韵?南宋官窑是最有力的考古实证。邓禾颖“南宋官窑,主要是欣赏造型与釉色,极少用别的东西去雕琢的。”杭州西湖博物馆研究员邓禾颖说,“南宋官窑的传承器,无一例外,都在追求一种端庄、凝重、典雅之美——线条既柔和又流畅,既刚劲又明快,造型比例非常和谐;官窑釉色一眼望去,像玉一样的温润典雅,这种美学思想为中国陶瓷做出非常大的贡献。”邓禾颖从南宋官窑的釉色和形制两个方面入手,对南宋官窑青瓷的艺术特征进行介绍,并基于历史背景,分析了官窑性质和南宋复古潮流影响下的官窑器型特点及其地位。“宋人清雅的美学风范是当时社会主流,那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都是主要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人们长期浸润在文化艺术中,就会去追求审美的高度与层次……这种美学思想引领千年,绵延不绝,延续至今。”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沈岳明“我们现在所有能看到的、所有品种类型,凡是跟宫廷有关的窑场,大多数都与北宋晚期有关系,都与浙江有关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沈岳明对南宋时期的浙江瓷业进行全面的讲解,主要分享了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传统浙江青瓷窑口的烧造背景及产品类型、胎釉特征等,强调了浙江瓷业的行业重要地位。栗建安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栗建安重点梳理了建窑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情况,对其窑场规模、窑业技术、生产工艺、产品特征、产品流通及技术传播作了全面详实的介绍;他还对福建闽清义窑的地理位置、考古发掘与调查情况以及产品特征等进行介绍,分析义窑产品的流通与消费。李兆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李兆云按时期对江西吉州窑的种类、胎釉、装饰、装烧特征展开解说。他认为,吉州窑瓷器装饰根植于本土庐陵文化、禅宗文化和水墨书画的美学工艺,此外还吸收了来自建窑、定窑、洪州窑等其他窑口的装饰工艺。刘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岩介绍了山西宋元时期细白瓷及窑址,主要包括晋北浑源窑、晋东平定、盂县窑,以及介休窑、霍州窑和河津窑。强调了考古发掘材料在陶瓷年代判定中发挥的系列性、基础性、标尺性作用。黄信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信展示了定窑六期九段的成果以及各期典型器物的产品特征,并与密渡桥遗址出土同时期定窑产品的形制特点进行类比。郑建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郑建明以龙泉地区窑址考古发现为主线,结合纪年材料,对龙泉窑的三种主要产品类型及其发展序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窑业技术传播的视角,一方面分析了龙泉窑对越窑、耀州窑、定窑等窑业技术的学习,另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上阐述了龙泉窑技术的对外辐射以及产生的影响。为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力量杭州自秦置钱唐县起,开始走向历史舞台;隋开江南运河,作为运河起点,杭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东南名郡”;南宋定都临安城后,杭州成为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杭州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自上世纪80年代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家、省考古队伍力量,对南宋临安城内重要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南宋临安城考古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南宋皇城与德寿宫、临安城城墙与古城门、南宋御街、衙署遗址等。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杭州一直在积极探索。高小辉年正值“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周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高小辉局长表示,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必将对密渡桥遗址出土文物的整理工作带来助益,同时也将带动杭州文物考古研究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为加快推进浙江、杭州“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建设,为杭州打造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力量。本次研讨会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以及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编辑杨俏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anzx.com/lasly/13875.html
------分隔线----------------------------